公告版位
目前分類:曾晴的成長日誌 (130)
- Jul 03 Tue 2007 00:34
頭等艙
- Jun 24 Sun 2007 01:11
很棒的見證 神是我們的力量啊
- Jun 15 Fri 2007 14:04
晴晴小天使
{###_myotubular/2/o1139325892.jpg_###}
感謝Helen製作了這個禮物
不是打地鼠喔
是讓想念晴晴的大家可以被鼓勵到
哈哈哈 真是太可愛了
- Apr 18 Wed 2007 11:56
等待中的感謝
大家都很關心晴晴的發展
其實這兩天感覺起來是差不多的
呼吸器並沒有往下調
意識與運動也沒有明顯的變化
也許某些神經正在連接復原中
- Apr 09 Mon 2007 18:01
關於"拔管"
今天拔除了氣管內管,換上"豬鼻子"(另一種呼吸支持),目前一切都算穩定。謝謝大家的關心與祝福,兩歲的小女,得到這麼多的關愛,我們真的很感動。
我們雖然認真的作了晴晴會走的準備,但是透過媒體的報導與部分朋友的反應,我們才明白原來很多人對於所謂的"拔管"有一種想像,就是以為"拔管=將完全依賴呼吸器的病人的氣切管拔掉",認為拔管就是那種臨終的醫療抉擇,所以以為我們"決定"要把管子拿掉,然後管子一拿掉,晴晴生命馬上就要結束。特別是報紙第一天就刊登了一張錯誤的"全家人"照片(該報之後刊出更正啟事) ,更加強了這樣的印象,照片裡躺著的那位插著氣切管的小朋友,其實不是曾晴,而是其他不應被曝光的病友。
其實晴晴的”拔管”並非如此。引用中國時報對醫師的採訪:
- Mar 28 Wed 2007 11:05
明天作MRI (Miracle Recovery Index?)
謝謝大家的禱告
我們很被鼓勵
晴晴生命跡象都很穩定
估計這幾天就要拔管了
- Mar 23 Fri 2007 12:35
再一次 強悍地醒來吧
這幾天繼續觀察
晴晴血液中出現了細菌感染的反應
用了強力的抗生素之後有控制住
生命跡象的部分都沒有太大的問題
感覺腎功能肝功能應該也沒有影響
- Mar 16 Fri 2007 18:55
嬰兒手語
Youtube上的一個影片,是sign2me系統的一個媽媽講師:
轉眼間,晴晴也滿兩歲了。所謂的terrible two,指的就是這個階段,當孩子有更多自己的意見,但是又不能清楚表達,挫折與憤怒的情緒特別多。當然,這也是他們更愛測試父母的界限的時候。所以terrible應該適用於父母與孩子吧! 我想,晴晴的terrible two應該會更長,因為她比一般孩子還難表達。但好在她也不致於太terrible,因為她的世界只有哭哭(而且是安靜的那種)、沒有鬧鬧。
很多人跟我們提到了手語的可能性,也感謝Helen幫我找了一些資料,嬰兒手語蠻有意思的。晴晴的手還不算太靈活,但算起來已經是屬於身上出類拔萃的部份。在還沒能教她打字之前,手語應該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溝通方式。雖然手語的系統也不少,但我想除非有一天她被我們抓到其實她會講話,否則從小到大他能比一手流利且多種的語言也不是不可能。畢竟我們會說國台語加上英文,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。瑞士的孩子從小接觸多國語言,能講七種以上的方言更是自然。人的潛力總是訓練出來的。